玉米栽培技术--玉米播种提前准备、播种技术、苗期化学除草、使用杀虫剂

大成种业
2025-05-26

一、播前准备

       (一)品种选择

(一)合理密植

       1.根据品种特性确定:株型紧凑和抗倒品种宜密,株型平展和抗倒性差的品种直稀;生育期长的品种宜稀,生育期短的品种宜密大穗型品种宜稀,小穗型品种宜密;高杆品种宜稀,矮杆品种宜密。

       2.根据土壤肥力确定:土壤肥力较低、施肥量较少,取品种适宜密度范围的下限值;土壤肥力高、施肥量多的高产田,取其适直密度范围的上限值;中等肥力的宜取品种适宜密度范围的中位密度。

       3.根据水分条件确定:无灌概条件、水分条件不好的宜稀;有灌溉条件、水分条件适宜的宜密。       4.机械作业适当增加播量:为避免机械损伤和病虫害伤苗造成的密度不足,需要在适宜密度基础上增加5% - 10%的播种量。

(二)机械播种

       1.机械播种的方式:王米播种方法较多,最常用的有穴插播(点播)、精量播种、免耕播种等。穴插是将种子按规定的行距、株距、播深定点插入穴中,每穴播2 - 3粒,可保证苗株在田间分布均匀,提高出苗能力。一般通过缩小穴距增加种植密度。出苗后通过间苗、定定等田间作业落实种植密度。精量播种是将种子按精确的播深、间距定点、定量播入土中。单粒精量点播为“一穴一粒”,播种密度就是计划种植密度,对种子质量要求高,一般发芽率应高于93%。免耕播种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,不耕制土地,用免耕播种机直接在茬地上播种。

  2.播种机械的选择:目前常用的玉米播种机技排种原理可分

为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。

       (1)机械式精量播种机: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勺轮式精量播种

机,可与12 - 30马力的各种拖拉机配套使用。这种播种机大多无单体仿形机构,播种深浅不易控制,但在作业速度低于每小时3千米时,基本满足精量播种要求。

       (2)气力式精量播种机:又分为气吸式播种机和气吹式播种机。气吸式播种机依靠负压将种子吸附在排钟盘上,种子破碎率低、适用于高速作业,但结构相对较复杂。气吹式播种机依靠正压气嘴将多余的种子吹出锥形孔,对排非种机构的密封性要求不高,其结构相对简单。气力式播种机的播种单体采用了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,开沟、覆土和镇压全部采用滚动部件,田间通过性能好,各行播深一致。采用侧深施肥方式,不烧种子。

       (3)免耕播种机:由于直接在未经耕翻的茬地上作业,地表较坚硬,所以免耕播种需加装专门的破茬开沟和防堵工作部件。

3.机械播种技术要求:一次播种保全面是实现玉米高产、稳

产的前提,播种作业时应考虑播种量、种子在田间的分布状态、

播种深度和播后覆盖压实程度等农艺要求,先试播,待符合要求

后再进行大田播种作业,以保证播种质量。

       (1)种植模式:黄淮悔夏播王米和种植方式多采用等行距,考虑到田间作业与机械收获的需要,建议采用60厘米左右的等行距种植。

       玉米株距计算:株距(厘米)6670000(厘米²)÷行距(厘米)÷密度(株/亩)。

       (2)播量:根据种子发芽率、种植密度要求等确定,要求排种量稳定,下种均匀。穴播时每穴种子粒数的偏差应不超过规定,单粒精密播种要求每穴1粒种子,株距均匀。单粒播种的需种量按下式计算,若每穴2-3粒则用种量-需扩大2-3倍。

       玉米需种量(千克)=计划种植面积(亩) ×计划种植密度(株/亩)×种子千粒重(克)/(种子出苗率×106)。

(3)播深:根据土壤墒情和土壤质地确定,以镇压后计算,做到播种深浅一致,种子播入深土。播种深度控制在3 - 5厘米,黏土适当浅些,沙质土壤适当深些。

(4)镇压:播后镇压可踏实土壤,使下层水分上升、种子紧密接触土壤,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。

  (5)种肥:一般采用复合(混)肥或磷酸二铵作为种肥,肥料要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,可距种子3 - 5厘米的侧下方,在播种

时通过机械一次性完成播种和施基肥。尿素、碳酸氢铵不宜做种肥施用,以免烧种、烧苗。

   (6)其他要求:种子损伤率要小,播行直,行距一致,地头整齐,不重播,不漏播。联合播种时能完成施肥、喷约、施洒除草剂等作业。

三、苗前化学除草

       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土壤较湿润时,趁墒对玉米田进行“封

闭”除草。仔细阅读除草剂的使用说明,既要保证除草效果,又不影响玉米及下茬作物的生长,严禁随意增加或减少用药量。使用除草剂时,应不重喷、不漏喷,以土壤表面温润为原则,利于药膜形成,达到封闭地面的作用。如果播种时田间地头有绿色杂草,可混合适量草甘麟或百草枯施用。雨后是否需要补喷,严格按照所购药剂的使用说明操作。

       一般情况下,苗前除草剂对玉米生产的安全性较高,较少产生药害。但是,盲目增加药量、多年使用单一药剂、儿种除草剂自行混配使用、施药时土壤湿度过大、出苗前遭遇低温等情况下也会出现药害。常见药害表现为:种子幼芽扭曲不能出土;生长受抑制,心叶卷曲呈鞭状,或不能抽出,呈D形;叶片变形、皱缩;叶色深绿或浓绿;初生根增多,或须根短粗,没有次生根或次生根稀疏;根茎节肿大;植株矮化等。

       一般土壤墒情好、整地精细的地块宜采取苗前封闭除草,干旱、整地差的可选择苗后除草。

常用玉米苗前除草剂:

        1.酰胺类

       甲草胺、乙草胺、异丙甲草胺、异丙草胺、丙草胺、丁草胺、克草胺、精异丙甲草胺。

        2.苯甲酸类:

       麦草畏等。

        3.三氮笨类:

       莠去津、西草净、莠灭净、西玛津、扑草净、嗪草酮、特丁津。

       4.二硝基苯胺:

       二甲戊乐灵、氟乐灵等。

       5.有机磷类:

       草甘膦、草甘膦异丙胺盐、草甘膦胺盐、草甘膦钾盐等。

       6.取代脲类:

       绿麦隆、利谷隆、异丙隆等。

       7.联吡啶类:

       百草枯等。

发生药害的原因:

       (1)高温干旱。在气温高、天气旱的喷药,由于温度高条件下喷药,光照强,药液挥发快,喷药后一会儿药液就会蒸发,其强烈的蒸腾作用会加速玉米苗发生药害。

       (2)施药方法不当,随意混用。玉米六叶期后施药不定向喷雾,甚至和杀虫剂混用,大量药液施入玉米心叶而造成药害。甚至和有机磷类农药混用,玉米极易发生药害。

       (3)用药时期不当。玉米二叶期前或六叶期后使用烟嘧磺隆易产生药害。

       (4)用药量过大,用水量小。任何作物都不能完全抵抗除草剂的药害,盲目加大用药量,玉米就很容易出现药害。

       (5)喷雾不匀,重喷或漏喷。

       (6)用药后遇低温连阴雨天气易受害。

药害的预防:

       首先,要根据土壤、气象条件、草情确定用药量,均匀喷雾,不重喷、不漏喷。用药前看好天气预报,选择最佳施药时间,下午5点之后施药,因为喷药之后经过一晚上的时间,药液会被叶片充分吸收和利用,这样既不会产生药害,而效果也会最佳。不和有机磷农药混用,7天后间隔使用。

       其次,要严格掌握用药适期,针对玉米品种选择除草剂。玉米3~5叶期对除草剂抗性最强,草龄小,此时用药最安全。玉米6叶期后用药应定向喷雾,避免药液接触到玉米心叶。

       第三,要提高施药水平,加大用水量,使用性能好的喷雾器,严禁使用弥雾机。

发生药害的补救措施:

       产生药害后的玉米受除草剂轻微药害时,生长暂时受抑制,不需要处理,一段时间后即可恢复,不会影响产量。如药害较重,可采取以下措施:

       (1)中耕松土,增加根系活力。浇足量水,使玉米根系大量吸收水分,以降低植株体内的除草剂浓度,结合浇水追施氮肥,促进根系生长,提高玉米生长速度,缓解药害。

       (2)叶面喷施植物生长促进剂,如赤霉素等,或者芸苔素加磷酸二氢钾喷雾等,可促进受害植株尽早恢复。

       (3)将扭曲的心叶划开,或人工将心叶展开,促进生长。

       (4)玉米出苗后及早防治病虫害,喷药的同时加配磷酸二氢钾或大量元素水溶肥等增产剂,可使玉米生长健壮,提高抗药害能力。

       (5)特别注意:一般的受害玉米田可很快恢复,如上述措施仍不能缓解药害症状,应尽早毁种或改种。

四、播后苗前喷洒杀虫剂

       在玉米出苗前喷洒杀虫剂,杀灭麦茬上的害虫,如棉铃虫、

黏虫、灰飞虱和虾虫等,防止其从上茬作物直接转移到玉米幼苗上为害。对于上年度发过耕葵粉蚧、麦根蝽、 二点委叶蛾、瑞典蝇等的地块应该采用以下方法处理:

       ①播种沟内撒施毒土。用50%辛硫磷乳油200克/亩,稀释10-20倍后,喷洒在20千克干细土上,拌匀后均匀撒在播种沟内。

    ②每亩地用50%辛硫磷乳油或48%毒死蜱乳油1千克,播种后

浇蒙头时,在浇地入水口处,随浇水滴入乳油。

       ③用4.5%高效氯氰菊酯或48%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地面喷雾, 每亩地用药液喷雾器喷4桶(每桶15千克)。







分享